首頁>清廉山東>廉政廣角

善學者盡其理 善行者究其難

來源:中國紀檢監察報發布時間:2021-06-11

  “善學者盡其理,善行者究其難?!睆V大院士要勇攀科學高峰,敢為人先,追求卓越,努力探索科學前沿,發現和解決新的科學問題,提出新的概念、理論、方法,開辟新的領域和方向,形成新的前沿學派。

  ——5月28日,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、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發表重要講話

  “善學者盡其理,善行者究其難?!背鲎攒髯印盾髯印ご舐浴罚骸熬又畬W如蛻,幡然遷之。故其行效,其立效,其坐效,其置顏色、出辭氣效。無留善,無宿問。善學者盡其理,善行者究其難?!?/p>

  意思是:君子學習了知識,猶如蟬蛻皮一樣,能夠迅速而徹底地發生變化。所以,無論行立坐臥,君子都在學習,甚至是轉換臉色、改變語氣都要學習。只要是有用的知識都不放過,更不讓疑難問題過夜。善于學習的人能透辟地認識事物的道理;善于行動的人能把事物中的疑難探究清楚。

  這段話,很好地呼應了荀子在《勸學》中提出的“學不可以已”,也就是學習是無止境的:“不登高山,不知天之高也;不臨深溪,不知地之厚也?!?/p>

  荀子是戰國末期趙國人,著名的思想家、哲學家,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,是先秦時代百家爭鳴的集大成者,曾三次擔任齊國稷下學宮(世界上最早的官辦高等學府和智庫)的祭酒(即主管)?!妒酚洝酚涊d,李斯就跟隨荀子“學帝王之術”。他總結百家爭鳴的理論成果和自己的學術思想,創立了樸素唯物主義哲學體系,被后世尊稱為“后圣”。

  關于學習,荀子在《勸學》中有著明確的方法:善假于物,不斷積累,鍥而不舍,用心專一。宋代大儒朱熹,對此有一首《勸學詩》:

  少年易老學難成,一寸光陰不可輕。未覺池塘春草夢,階前梧葉已秋聲。

  明代開國文臣之首宋濂,自幼多病,且家境貧寒,但他聰敏好學。因家貧無藏書,又無錢購書,只能靠借書和抄書來學習。為了“遍觀群書”,即使數九寒天、大雪紛飛,依然苦學不輟。宋濂在深山中讀書時,盡管吃不飽穿不暖,卻并不覺得低人一等,而是以讀書明理為最大的快樂。果然,宋濂名滿天下,被朱元璋譽為“開國文臣之首”,與劉基并稱為“一代之宗”。

  即便名聞天下,宋濂始終堅持刻苦學習,“自少至老,未嘗一日去書卷,于學無所不通”。我們熟悉的《送東陽馬生序》就是出自宋濂之手。在這篇贈序里,宋濂就生動而具體地描述了自己借書求師之難、饑寒奔走之苦,以勉勵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讀書環境,專心治學。

  古人在物質條件甚為匱乏的情況下,修學問道的志向,令人感佩不已。其實,在新中國的科技發展歷程中,這樣的感人事例同樣不少。

  中國科學家造第一顆原子彈時,用的是最原始的工具。煉制炸藥用鋁鍋,精確計算時用的是手搖計算機、計算尺和算盤。鄧稼先是原子彈理論數據的總負責人,他每次最后一個簽字,手都在顫抖,簽完字手都是冰涼的,生怕出一點差錯。鄧稼先就這樣同科學家們,抱著義無反顧的熱情奮斗在海拔3200多米的高原上。1964年10月16日,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在新疆羅布泊爆炸成功。

  中國的科學家,就是這樣——用最原始的工具、最飽滿的熱情、最吃苦的狀態,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和核訛詐,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。

  科技的進步,固然離不開科研工具和手段的極大改進,但是更重要的還是人的學習和研究精神。如果學習的時候淺嘗輒止、過度依賴外在力量,就有可能只是掌握了知識,未必抓住了現象背后的本質規律、結論背后的深刻原理。

  我們有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舉國體制,和充分發揮國家作為重大科技創新組織者的保障作用,結合中國智慧和文化理念,只要我們敢為人先、追求卓越,努力探索科學前沿,一定會讓科技更好增進人類福祉,讓中國科技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?。▌⑼A)

亚洲区小说区激情区图片区,免费人成动漫在线观看播放,老子午夜精品无码,出差我被公高潮A片